Monday, August 17, 2009

我看“魯迅淡出教科書”

我是从内地的学制中培养出来的,我想说说我自己对初中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看法。

第一眼看到这篇东西我其实觉得是件好事。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我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课本中读到的鲁迅的文章,的的确确给我晦涩难懂,而且朗读起来不上口的感觉(可能是内地的学生古文的底子也较薄)。以致到后来,每到语文课讲到鲁迅文章的时候我就有点犯愁。因为鲁迅写文章所用的白话文并不是地道的白话文,许多句子又很难理解,加上初中时对文章写作的背景也了解的不深入,所以每读到鲁迅真是颇感痛苦。当然鲁迅的几篇“不那么深刻”的文章,比如孔乙己,社戏,少年闰土则给我印象很深。记得那时我曾强迫自己读了一遍鲁迅的《狂人日记》,但读完之后脑袋里只留下谁要吃谁这样的字眼,至于这篇长篇的文章要表达什么,还真是毫无概念。反而自己看的好多Jack London的短篇,三毛的游记,总是给我国文的美好印象。 随口问读中文的老婆,她对中学课本里鲁迅文章的印象跟我也差不多,而她对国文的热爱,对这个世界的观感,则也是来自自己大量的课外阅读。

另一方面,我可能还要稍微介绍一下我当时所用的语文课本的情况。与香港的必读加课外选读的语文教学不同,大陆初中的语文课本,在当时的我甚至是现在的我看来,选择的文章基本上没几篇是我喜欢看的(倒是那些古诗词还能让我体会到一些国文的魅力)。鲁迅只是初中时候的我觉得晦涩或读来不知其味的若干作者之一,所以这样在初中生(甚至很大程度上在现在的我)眼里缺乏趣味的课本实在是对学生读写能力成长的一个不利因素。而且东方文章中“教育就是灌输”的观点我绝不认同,如果教育是灌输,要这么多人研究教育做什么?如果教育是灌输,与专制统治、将牲口的头按在水槽里有什么两样?

我觉得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以让学生体会到国文的魅力,让他们真正学会读写,爱上阅读和写作为最高宗旨。一旦阅读成为能力,习惯甚至爱好,我们何愁什么文章在课本里见不到了呢?可能抽出来一篇,换来的是学生日后对同类文章十篇,百篇的阅读量。在国文教育里面最不幸的就是在学生刚开始养成读写能力和习惯的时候,让他们读难度大的文章,反而让他们失去了阅读的乐趣。教育学里面讲最近发展区,讲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果不用跳就摘到,没意思,如果再怎么跳都摘不到,我想学生可能从今以后对苹果也就没啥兴趣了。

我坚信读得越多,知道的越多,人就会越有力量,中国的强大绝对不能靠愤青。如果鲁迅手中的笔是投向反动派的匕首、投枪,那么前提是他必须在成长阶段有极好的国文功底,否则力量何来?在当下的中国,我坚信更多的谭作人,更多的艾未未,更多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才是中国的栋梁,而不是不爱读书,不会表达和思考的愤青。况且,我们并不能发现铁骨铮铮的爱国栋梁与鲁迅的作品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就象鲁迅的作品与愤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样(更多的时候我认为愤青的产生不是因为读了鲁迅的作品,而是读了很多别有用心的简单的煽动言论而已)。

所以,我觉得东方对大陆教科书这一改动的反应有点过了。或者这只是东方对大陆许多改革的成见和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方式似乎与Media Literacy所要求的客观、全面、批判的思维方式很不一致,但不失为Media Literacy education的好素材。各位同仁,我们任重而道远啊。





魯迅淡出教科書 民族脊樑成雞肋
本文重點:骨頭最硬 橫遭冷落

內地新版中學語文教科書大幅減少魯迅作品,輿論沸反盈天,痛批當局數典忘祖者大有人在。陪伴幾代人成長、被譽為中國民族脊樑的魯迅文字淡出校園,不再經典,官方給出的理由卻是「生澀難懂,學生不好學」。其實冷落魯迅的背景遠不在此,在當局看來,魯迅對社會、人生、國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以及對邪惡勢力不屈服的硬骨頭精神,與「和諧社會」並不「和諧」,必欲剔去而後快。
首先,「學生認為生澀難懂」成為當局決定減少魯迅作品的原因,實在荒唐得離譜。教育本來就是灌輸,如果教材要以學生的好惡為依歸,那還要學校做甚麼?教科書選何作品,主要由道德和文學價值決定,不能一味迎合學生口味。更何況,「生澀難懂」,都是相對而言,《詩經》、《離騷》、《楚辭》不見得比魯迅文字易懂,如果一概刪除,學生還要不要學習傳統文學?

其次,「魯迅作品與時代發展有隔閡」的理由也很荒謬。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史,一脈相承,魯迅作為「五四」先進文化的旗手之一,其作品及其思想始終走在時代前沿,感召鼓勵民眾投身反封建求民主的鬥爭,為何時至今日,國力強盛之際,魯迅作品反而落伍了呢?難道今日莎士比亞在英國、托爾斯泰在俄羅斯,也都有這樣的遭遇?

骨頭最硬 橫遭冷落
更離譜的是,淘汰魯迅作品的另一理由竟是,魯迅是當代憤青(言論激進的網民)的重要思想來源,少學點魯迅可少製造一些憤青。不錯,魯迅雜文如匕首,橫眉冷對千夫指,用辛辣筆觸無情揭開人世間光鮮無比的外衣,但決不似恐嚇、辱罵那麼簡單,而是勇於擔當民族責任,凝聚着理智思考,而且魯迅愛憎分明,對百姓俯首甘為孺子牛,不可能成為「憤青」的精神領袖。

魯迅的骨頭最硬,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因此從來不為統治者所喜歡,民國時代如此,中共建政後,魯迅一度成為「階級鬥爭」的武器,如今要建設「和諧社會」,當局不再需要鬥士,「痛打落水狗」的魯迅精神難逃被棄置冷落的命運。內地一名作家的張狂言論或許多少表露了為政者的心態,他說:「建設和諧文化,必須打倒魯迅。」其理由竟是,孔子和毛澤東的思想實質分別為「愛」、「建」,而魯迅思想突出一個「反」字。

事實上,當今中國還未強盛,天下從未太平,和諧社會不應一團和氣,魯迅最可寶貴的民族精神並沒有過時,「反」不僅需要而且不可或缺。難道對貪官腐敗不要「反」?對貧富懸殊、社會不公不要「反」?對佔我疆土海域的侵略者不要「反」?

為政者在建立「和諧文化」的幌子下,將魯迅作品淡出教科書,讓魯迅的批評精神和風骨遠離年輕一代,用心良苦,實在是可悲之舉。誠如郁達夫所言,「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為可悲。」